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按新大纲要求建立容错机制

2018-04-02 13:30:00 来源:

打印 放大 缩小

“这项数据究竟是怎么飞出来的?”近日,一场激烈的空中对抗演练结束后,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组织集体判读飞参,发现一名飞行员飞出了一项“意想不到”的数据,一时引发不小争论。

有的飞行员认为“这只是偶然现象,不能以偏概全”,有的飞行员则认为“手册中没有明确,先要判定是否符合安全规则”。争论过后,意见逐渐达成一致:既然能飞出来,就意味着有实现的可能,应该通过这一数据深入挖掘新机潜能,探寻背后的制胜机理。

副参谋长宋辉前两年参加过某任务集训,并获得飞行教官资质,他的感触更深:以前我们在训练中重共性、轻个性,技术飞统一的数据,战术练统一的套路,忽视自主能力培养,个性发挥空间很小。可如果所有人都是“平头”,没有人去“冒尖”,战斗力的瓶颈如何突破?只有现在敢于试错,汲取经验,未来战场上才能少犯错。

事实上,新机改装之初,该旅就大胆尝试,自主创新,蹚开了一条“实战化改装”之路。他们打破传统“大队研究”模式,抽调各专业骨干力量,成立作战研究中心,划设5个课题研究小组,将验证内容分解至每个课目,分配到具体人,注重飞行员自主设计、自主规划,摸清不同条件下新机武器性能与战术应用特点,让“学、研、用”融为一体。

昨日“不敢做”,今日寻常事。自新大纲施训以来,飞行员安欣宇明显感觉自己“拥有更多个性发挥空间、更广操纵裕度”。这得益于新大纲中强调“建立容错思维,客观对待飞行员技术成长过程中出现偏差的必然性”,评价导向更为包容、更加公正、更贴实战,让飞行员从“不敢做”“不敢错”的枷锁中挣脱出来,不断挤掉新机参数中的水分,促进飞行员潜能和战机性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开发。

记者注意到,近期该旅已连续三个场次组织实施自由空战课目训练。飞行计划显示,每次对抗中,飞行员身边的友机、面对的“敌”机、担负的任务都不尽相同。通过这样不设固定编组,随机设定实案背景,增大飞行员自主设计、规划、准备的难度,使飞行员尽快适应各类角色、各种环境,取人之长,补己之短,不断提升训练效益。

“训练难度是循序渐进的,我们不会刻意为了试错而试错。”该旅领导表示,现在飞行员的自主设计还停留在个人训练课目和阶段任务筹划阶段,下一步,他们将加快学习脚步,对在联合作战中的自我定位进行研究。(徐佳亮、李建文)

演训场心得

多些容错的勇气

多年来,思维理念的禁锢,导致一些飞行部队偏离战斗力标准要求,重共性、轻个性,技术飞统一的数据,战术练统一的套路,一旦数据上达不到“丁是丁、卯是卯”,出偏犯错,就被定性为问题。

久而久之,“数据精准”成了数据包袱,掣肘飞行员自身潜能开发和自主能力培养,导致其畏首畏尾,本来能出成果的验证项目、能突破的极限性能、能飞出的战斗力,因为头顶高悬的“错误偏差”,只能浅尝辄止,最终无功而返,损害了训练效益。

相比昨天,今天的空战场更加复杂激烈、瞬息万变,只有受到过良好个性培养、个性发展完备的战斗员,才能表现出机智沉着、足智多谋、富于创造等优良个性品质,才能在战法谋划和战术运用中打破常规、以智取胜。因此,对因经验缺乏、先行先试、大胆创新出现的偏差,不应求全责备;对于符合作战要求,并且能及时发现并改正的错误,也不应“一票否决”,而应该容纳它们、吸收它们、转化它们,在实践中不断修正,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得失,更好走回成长发展的正轨。(南部战区空军某旅参谋长 宋银河)

编辑:gzc006